縱觀此次CES展,在信息終端領域智能本與平板電腦無疑是熱點之一,如果說一定要找到智能本與上網本不同,主要應當還在于軟硬件配置,其應用場景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與使用Wintel的上網本不同,智能本一般使用ARM-Linux架構,優點在于功耗更低,如聯想的智能本電池工作時間可以達到10小時,基本可以保證一天的工作需要,不過與上網本相比操作系統成了軟肋,特別對于已經習慣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中國消費者而言。
就老杳使用上網本的經驗,上網本只是筆記本向低端的延伸,講的更直白一些,上網本本身就是筆記本,不同的只是CPU換成了Atom,購買上網本的消費者很少在使用上網本的同時另外配備筆記本,相信這也是造成上網本市場雖然存在卻無法火爆的主要原因,因為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傾向于使用更高端的筆記本。
有了上網本的前車之鑒,對比智能本與上網本的應用,很難對智能本抱太大幻想,雖然有人將智能本定義為上網本與智能手機的中間產品(從Smartbook來自于Smartphone與Netbook可見一斑),不過從本質上看,10英寸屏幕的智能本只是更換了處理器的上網本而已,即使未來運營商力捧,依然與傳統筆記本存在競爭,也很難成為筆記本的伴侶,畢竟從應用上看使用了Linux操作系統的上網本很難滿足消費者對電腦的訴求,Linux對電子商務、游戲等的支持遠沒有Windows更全面,因此雖然智能本會和上網本一樣擁有一定市場,卻不是一個像手機、電腦一樣的大眾市場。
一樣的處理器、一樣的屏幕,平板電腦的未來可能遠比智能本光明的多,因為平板電腦完全有潛力成為電腦或筆記本的伴侶,如此次聯想發布的ideapadU1,聯想將平板電腦作為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實現了二者之間的完美融合,合二為一是一臺真正的筆記本,分離則成為平板電腦,之所以將平板電腦視為筆記本伴侶,是因為與智能本相比,平板電腦更適合雙手操作,而智能本只能放置在桌面或腿上操作,用使用手機的操作習慣拓展了平板電腦的使用空間,或者說平板電腦是電腦化的手機,而智能本則是手機化的電腦,智能本是筆記本向低端的延伸,則平板電腦則是手機或智能手機向高端的升級,配置雖然相似,帶給消費者的感受非常不同。
從上網本到智能本是電腦廠商或Intel不斷創新的結果,而從MID到平板電腦是手機廠商或ARM的推動,Intel與ARM的真正較量剛剛開始,以老杳判斷,智能本與上網本雖有一定市場,真正劃時代的產品形態應當以平板電腦形式出現,平板電腦或MID前景無限。
|